意大利债务危机现隐忧 银行业是罪魁祸首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交通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袁沛仪撰文指出,当全球着眼于英国公投脱欧的影响时,其实不宜忽略欧洲经济有更大隐忧──严重债务问题。欧债危机自2009年开始酝酿,之后欧猪国便接二连三进入债务僵局,意大利看来也难逃厄运。这篇文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根据欧盟统计局的年度数据,意大利债务占GDP持续上升,比例高达136%,仅次于希腊171%,反而其他欧猪国则维持在130%水平以下,爱尔兰及葡萄牙更有回落现象,但为何如此?可观察各国股市情况看看有否头绪。
其实意大利整体股市自金融海啸后并没有复苏过来,在过往八年持续在低位行上落市,银行股的表现更一落千丈。近年银行股跌幅最大的国家为希腊,其次便是意大利,表现更逊于金融海啸时期,过往七年跌幅接近八成,前景令人担忧。
靠借贷经营 新债还旧债
欧洲银行业管理局在一个月前公布压力测试结果,意大利西雅那银行表现最差。要找出为何意大利金融机构的获利能力走软,可看资金来源状况。银行板块的表现主要受企业贷款量影响,自金融海啸后各主要行业的坏账有增无减,尤其是来自非金融机构的更大幅上涨近五倍,这显示那些制造企业在过往几年的确不断依靠债务来经营。由此推断出企业利润差令偿还能力有限,便用新债来偿还旧债。
企业财务出现问题与经济有关,近年意大利经济毫无起色更逊于欧元区,失业率维持在11.4%高水平。另一方面,欧洲央行近年推行负利率,欧元区银行拆息屡创新低,资金流动性弱,而政府10年公债孳息也每况愈下,若然企业把资金投资相关产品,未来回报有限。
银行业在没有足够资金及良好处理坏账手法下,继续借贷给偿还能力奇差的企业,只会弄成恶性循环局面。虽然近月意大利政府得到欧盟同意获得约1500亿欧元,短期流动性得到解决,但值得留意的是,意大利作为全球第九大经济体,若然债务危机爆破,将为欧元带来颇大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