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分析

首页 > 市场分析


我国机电贸易处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一、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3个阶段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3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前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称为初级阶段。在这一时期,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利用电子技术的初步成果来完善机械产品的性能。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刺激了机械产品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这些机电结合的军用技术,战后转为民用,对战后经济的恢复起了积极的作用。那时研制和开发从总体上看还处于自发状态。由于当时电子技术的发展尚未达到一定水平,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还不可能广泛和深入发展,已经开发的产品也无法大量推广。


  20世纪70~80年代为第二阶段,可称为蓬勃发展阶段。这一时期,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型计算机的迅猛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这个时期的特点是:①mechatronics一词首先在日本被普遍接受,大约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比较广泛的承认;②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得到了极大发展;③各国均开始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给以很大的关注和支持。


  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的新阶段,机电一体化进入深入发展时期。一方面,光学、通信技术等进入了机电一体化,微细加工技术也在机电一体化中崭露头脚,出现了光机电一体化和微机电一体化等新分支;另一方面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建模设计、分析和集成方法,机电一体化的学科体系和发展趋势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及光纤技术等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开辟了发展的广阔天地。这些研究,将促使机电一体化进一步建立完整的基础和逐渐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


  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在这方面研究和应用。国务院成立了机电一体化领导小组并将该技术列为“863计划”中。在制定“九五”规划和2010年发展纲要时充分考虑了国际上关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动向和由此可能带来的影响。许多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及一些大中型企业对这一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做了大量的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与日本等先进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差距。


  二、机电产业作为衡量我国工业水平高低标志,正在助推我国出口屡创新高


  机电行业是我国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我国工业GDP已经连续数年超越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而工业的核心就是机电行业。没有哪一种工业门类能够拜托对机器设备的依赖,机器设备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一国工业水平的高低。为实现我国经济顺利转型升级,保证工业4.0的顺利实施,必须要有强大的机电产业作为支撑。如今,机电产业出口已经占到我国出口总量的半数以上,机电产业作为衡量我国工业水平高低标志,正在助推我国出口屡创新高。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机电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机电行业包括机械和电子相关产业链,对国民经济各行业,尤其是工业相关,有着巨大的贡献,不过由于体量巨大,总体而言,机电行业市场规模处于一个缓慢增长的通道中,2019年机电行业市场规模为4.83万亿元。


  图表:2017-2019年中国机电行业市场规模

机电行业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中国机电产品流通协会、三胜咨询


  三、我国机电贸易处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三胜咨询研究员曾远彬认为,机电产品对外贸易现阶段新旧动能的转换特点既来自于“有中出新”的传统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贸易发展质量的持续提升,也来自于“无中生有”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与传统贸易方式的融合。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阶段,机电对外贸易进入增速回稳向好、结构优化、提质增效、动能转换的发展新阶段。


  从外部看,尽管当前逆全球化风潮四起,但总体贸易稳定增长的格局未发生实质性变化,全球经济的稳定增长为机电贸易平稳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据GTA数据,2018年全球机电产品进出口额约为18.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7%,我国机电产品贸易额在全球的比重为13.37%,比上年度小幅提升。


  从全球技术发展来看,信息技术的颠覆性发展使得以手机、电脑为代表的全球信息技术产品贸易增长迅速,同时也驱动了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未来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赋能产业升级或将对全球贸易产生革命性影响。


  从内部看,我国机电贸易处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机电产品作为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第一大类商品,在保持增速稳步增长的基础上,正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实际效益,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受全球经济增速稳定、国际市场需求回暖的推动,占据半壁江山的机电产品对外贸易,2018年进出口总额创出16.01万亿人民币的历史新高,同比增长8.8%。按美元计价,机电产品进出口总值为2.4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1.5%,连续第二年创历史新高。其中,出口额为14607.2亿美元,同比增长10.6%,占全商品出口总额的58.7%,与2017年全年的58.4%基本持平;进口额为9655.6亿美元,同比增长13%,占全商品进口总额的45.2%,比2017年全年的46.4%降低1.2个百分点。


  民营企业逐步发展成为拉动增长的重要力量,机器人、无人机等高附加值机电产品进入高速增长期,对外贸易发展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进入动能转换的发展新阶段。


  机电产品对外贸易现阶段新旧动能的转换特点既来自于“有中出新”的传统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贸易发展质量的持续提升,也来自于“无中生有”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与传统贸易方式的融合。


  贸易结构优化升级。从贸易结构上来看,2018年,反映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成效的一般贸易出口增长15.0%,占机电产品出口的比重已经上升至43.7%,比2017年继续提升1.3个百分点。从区域结构上来看,产业布局更加均衡,由东部地区一枝独秀转变为中西部和东部地区协同发展驱动。中部和西部地区机电产品出口增速均高于全国整体出口增速,其中西部地区实现26.3%的快速增长。


  从市场结构方面来看,国际市场多元化格局更加明显。2018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13.6%,高于同期进出口增速1个百分点。对新兴经济体墨西哥、印度尼西亚等国进出口分别增长20.4%和29.4%,比重持续升高。对欧盟、美国和日本三大传统市场进出口有所恢复,分别增长12.1%、11.3%和8.6%。


  从产品结构来看,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保持较快增长。手机、计算机、汽车、家用电器、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各细分行业出口均保持稳定增长,手机及零件以1756亿美元和12%的比重继续成为机电出口额最大单项商品;计算机行业出口额为1719.8亿美元,增幅8.7%;集成电路则以26.6%的增幅和846.4亿美元的出口额引领各行业。


  进口增幅连续三年快于出口。2018年,机电产品进口增幅高于出口增幅2.4个百分点。4951亿美元的贸易顺差,仅低于2015年5008.2亿美元的历史纪录。集成电路以创纪录的3120.6亿美元进口额继续保持进口第一大类商品,占机电产品进口总额的32.3%,2274.2亿美元的贸易逆差连续第九年创出新高。


  大型成套工程项目海外市场空间持续扩大。2018年,近200家企业在机电商会报备700余个大型成套工程项目,项目金额约2210亿美元,同比增长5.84%。其中,电力行业占过半比重,其他包括石油化工、轨道交通、通信、冶金矿山等;从区域分布看(以金额计),亚洲占比66.73%,非洲占比15.68%,欧洲占比11.03%,美洲占比6.17%,大洋洲占比0.39%;从资金来源看,61.5%依靠国内出口信贷融资,约30.8%为业主自筹。

商业计划书

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在线客服  |  联系方式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