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煤炭焦化、液化技术日渐成熟,气化技术有待发展
煤炭焦化、液化技术日渐成熟,气化技术有待发展。自建国以来,经过几辈人的努力,我国的煤炭焦化技术已经十分娴熟,可以用更低的成本、更环保的方式实现煤炭焦化。依靠专业技术人才的不断创新,新型的炼焦工艺技术层出不穷,先后发展了选择性粉碎技术、煤炭调湿技术等新技术。
煤炭液化有两种方式,包括:煤炭的直接液化和煤炭的间接液化。其区别在于是否有中间产物。煤的直接液化是指原料煤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及催化剂的作用下,有机大分子链加氢裂化成小分子的液体烃类,并生成少量气体烃的过程,直接将煤炭转变成液体的过程。间接液化是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固体的原料煤产生H2和CO气体,该气体在催化剂、一定温度和压力作用下生成汽油。煤间接液化的一般步骤:(1)煤的气化;(2)合成气的转变;(3)粗合成气的转变;(4)合成反应;(5)合成气的加工。在煤炭的液化工艺技术的发展中,我国科研学者做了大量的工作。
煤气化是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原料煤与氧化剂(包括空气、氧气、水蒸汽等)发生化学反应,原料煤中含有的有机结构断裂转变为气态的小分子的过程。这里的煤气是一种混合的可燃性气体,包括一氧化碳、氢气、甲烷和未参与反应的气体。煤炭气化是一种环保、高效煤炭化工技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在的煤炭气化技术相对比较落后,但是经相关方面研究人员不断创新,煤炭气化技术也取得了初步的成绩。
二、我国煤化工行业受市场利好拉动,产能进一步增加,产量大幅提升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煤化工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煤制油年产能达到738万吨,年产量198万吨,产能利用率58.6%(不含新增产能);煤制乙二醇年产能达到250万吨,年产量100万吨,产能利用率40%;煤制天然气年产能达到31亿立方米,年产量21.6亿立方米,产能利用率69.6%。2017年,煤化工行业受市场利好拉动,产能进一步增加,产量大幅提升。截至2017年底,煤制油新增产能228万吨/年,产量较2016年增加167.9万吨;煤制乙二醇新增产能20万吨/年,产量较2016年增加54.2万吨;煤制天然气新增产能20亿立方米/年,产量较2016年增加5.21亿立方米。
截至2019年上半年,煤制油产能921万吨,2019年上半年产量352.0万吨,同比增长14.1%;煤制天然气产能51.05亿方,产量19.7亿方,同比增长25.5%;煤制烯烃产能932万吨,产量431.7万吨,同比增长10.0%;煤制乙二醇产能438万吨,产量166.3万吨,同比增长56.4%。
图表:2017-2019年上半年我国煤制油产量规模分析
数据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三胜咨询
图表:2017-2019年上半年我国煤制烯烃产量规模分析
数据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三胜咨询
图表:2017-2019年上半年我国煤制乙二醇产量规模分析
数据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三胜咨询
图表:2017-2019年上半年我国煤制天然气产量规模分析
数据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三胜咨询
图表:2017-2019年上半年我国焦炭产量规模分析
数据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三胜咨询
三、作为石化产品和能源的补充,新型煤化工市场潜力广阔
三胜咨询研究员曾远彬认为,从多个角度说,煤化工产业都事关我国能源安全,难以回避。区别于现代煤化工,传统煤化工主要包括煤制化肥、合成氨和焦炭等产业,技术成熟,产量居世界前列。近几年焦炭、甴石、甲醇的产能利用率均在70%以下,产能过剩问题比较突出。随着环保限产、化工园区整顿、黑臭水体、长江沿线化工厂治理等推进,部分落后产能退出,传统煤化工产品价格持续回升,企业盈利性明显改善。
新型煤化工市场潜力广阔。
从2008年神华煤炭直接液化建成到现在,已经有十多年时间,在这期间现代煤化工创新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攻克了大型先进煤气化、合成气变换新、大型煤制甲醇、煤直接制油、煤间接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一大批技术难题,一大批大型设备,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煤炭清洁高效转化示范工程顺利实施,我国煤炭清洁高效转化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均走在了世界前列。现代煤化工产品可以替代石油产品,减少石油对外依存度,同时在较高油价下具有明显经济性。
现代煤化工项目社会效益明显,对保证我国能源安全、拉动投资、带动上下游产业、提高就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作为石化产品和能源的补充,新型煤化工市场潜力广阔。随着技术水平上升,新型煤制化工品替代效应显现,项目推广成为可能。目前,新型煤化工仍处于起步阶段,项目虽有落地,但多未实现规模化商业发展,技术提升空间仍较大。各新型煤化工项目中,煤制烯烃技术最为成熟,可进行规模化商业发展,目前建成产能为1371万吨/年;煤制气、油、芳烃技术日趋成熟,但技术壁垒较高,项目投资大、转化效益、经济效益较低,商业化运行需政策继续扶持,项目发展缓慢;煤制乙二醇具有高需求缺口、低成本工艺,后续发展可能性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