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血白蛋白从健康人的血液中提炼加工而成,资源紧缺且价格昂贵。因原料血浆不足,我国人血白蛋白临床供给存在50%以上缺口,依靠进口人血白蛋白补充缺口。
一、国内销售面最广、销售额最大、生产企业最多的人血白蛋白前景广阔
根据国家食药总局发布了《2017年生物制品批签发年报》可知,2017年我国共签发各种规格的人血白蛋白2877批计4198.2万瓶(按10g/瓶折算),包括29家国产人血白蛋白1282批计1721.1万瓶和11家进口人血白蛋白1595批计2477.1万瓶。国产人血白蛋白与进口人血白蛋白比例分别为41%和59%。人血白蛋白签发批数比2016年增加4.96%,进口人血白蛋白签发批数比2016增加5.11%。作为国内销售面最广、销售额最大、生产企业最多的血液制品,人血白蛋白成为国内外厂家的必争之地。2018年我国共签发各种规格的人血白蛋白4572.2万瓶(支),国产人血白蛋白和进口人血白蛋白分别为1734.7万瓶(支)和2837.5万瓶(支)。
从签批数量上来看,人血白蛋白常年保持国产进口占比四六开局面,变化不大。近两年国外三强CSL、Grifols以及Baxter市场占有率约为50%。而国内企业以泰邦生物、华兰生物、上海莱士及天坛生物为领军企业市场占有率约在25%左右。在血液制品种人血白蛋白尚未有企业可以达到垄断局面,该市场较为开放。
二、我国人血白蛋白行业规模不断扩大,2018年市场规模达到22.4亿元
从产业规模来看,我国人血白蛋白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发布的《2019-2024年中国人血白蛋白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人血白蛋白行业市场规模为173.1亿元;2017年,我国人血白蛋白行业市场规模为177.7亿元;2018年,我国人血白蛋白行业市场规模为199.1亿元。较2017年增长了12.04个百分点。增长较为迅速。
图表:2016-2018年中国人血白蛋白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数据来源: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三胜咨询
图表:2019-2024年人血白蛋白市场规模预测
数据来源:三胜咨询
三、血液制品正被越来越多的重大疾病所需
三胜咨询研究员刘明杰认为,随着临床适应症的增加,血液制品正被越来越多的重大疾病所需。《“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更是将“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等产品”、“利于提高血浆利用率的血液制品”等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血液制品企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值得一提的是,血液制品行业具有一定集中性,由于国家实行血液制品生产企业总量控制政策,自2001年起未再批准设立新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